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工伤需要走哪些程序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3 02:36:00    

工伤需要走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工作关系的确认

劳动合同确认:如果劳动合同丢失或不完整,可以提供其他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流水、打卡记录、工作证、工作服、微信工作记录、请假条等。

仲裁结果确认:如果劳动合同存在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结果来确认劳动关系。

法院审理确认:如果仲裁结果仍存在争议,可以通过法院审理来确认劳动关系。

申请工伤认定

提交申请: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提出申请,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1年内直接提出申请。

准备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如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医疗诊断证明或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提交材料: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至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并等待审核。

工伤认定审核与决定

认定部门审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申请后,将在15日内对材料进行审核,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查核实。

作出认定决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申请,应在15日内作出决定。

结论送达: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将《认定工伤决定书》或《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送达受伤害职工或其近亲属和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劳动能力鉴定

鉴定申请:如果工伤职工伤情较重,影响劳动能力,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鉴定过程: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织专家对伤残情况进行评估,并出具《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明确伤残等级。

再次鉴定与复查鉴定:如果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省级、自治区级、直辖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申请劳动仲裁与提起诉讼

申请劳动仲裁:如果用人单位拒绝赔偿或双方无法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工伤职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提起诉讼:如果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工伤职工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工伤需要走的程序,建议工伤职工及时咨询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法律专业人士,确保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以便顺利获得工伤认定和相应的赔偿。

相关文章

2025-01-20 10:20:30
2025-01-20 07:55:30
2025-01-20 07:40:00
2025-01-20 04:55:30
2025-01-20 01: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