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司法解散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11:14:30
司法解散是指 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且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尤其是通过其他途径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时,部分股东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裁判解散公司。这是一种公司退出机制,旨在保护股东利益,减少社会资源浪费。
司法解散的情形包括:
1. 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
2. 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
3. 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4. 公司因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
5. 公司的目的和行为违反法律、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6. 公司经营出现显著困难、重大损害或董事、股东之间出现僵局导致公司无法继续经营。
司法解散的程序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 股东或其他有权机关向法院提出解散公司的请求。
2. 法院审查请求,判断公司是否符合司法解散的条件。
3. 如果法院认为公司符合司法解散的条件,将依法作出解散公司的判决。
4. 公司解散后,需要进行财产清算,将公司财产转移以供清算。
司法解散是一种法律程序,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和程序,以确保程序的公正和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