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小辰光的老虎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08:02:00    

我们小辰光,既没有煤气灶,也没有电饭锅、电热水壶,更谈不上电磁灶、微波炉等等,一家人做饭、炒菜、喝开水和用热水就靠一只煤球炉。当时江浙一带都有一种专门供应热开水的营生,我们称之为“老虎灶”。这种服务于千家万户的热水供应,几乎遍布了每个市镇的大街小巷,极大地方便了城镇居民的生活,生意十分兴隆。家里来了客人,泡茶缺少开水或煤球不够用时,出门没几步路,到老虎灶泡两瓶开水,就能解决问题了。


老虎灶(中国画)。李涵/绘


“老虎灶”用现在的话,应该称为“开水供应点”。至于为什么称其为“老虎灶”,我想应该是灶的式样像老虎的缘故吧。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没见过老虎灶,那我就来介绍一下它的模样吧。


老虎灶对着店门朝外,是一块用木头支起来的木板,上面可放顾客泡水的热水瓶、汤婆子、水吊子(水壶)等。木板下面往下挖了个坑而且对外不封闭,燃料燃后的灰烬就从此出口清理出去——这个出口远看,真像一只老虎张大的嘴巴。


木板连着稍高一些的砖砌灶台,上面有大大小小几只汤罐,大些的主要烧开水,窄口的汤罐是用烧开水的余温预热水的,苏州话“汤罐里笃鸭,独出张嘴”,大抵是从这里来的。那个部位就是老虎的头部,汤罐就是圆圆的大眼睛。


再往后就是一只很大的铁锅,能盛很多水,锅上有一个高脚锅盖,以增加锅的容量,有些像老虎大大的肚子。此锅也是利用余热来提高水温的。由于高脚锅盖过于笨重不易打开,上盖一半固定一半可开启,以方便打开后用来舀取锅中之水,补充开水汤罐减少的水。我听人说在苏南农村,冬天会在这样的大铁锅底下放块小木板,村上人不分男女老幼,轮流下锅洗澡。


紧挨这个大锅就是砖砌的烟囱,这就是一根翘起的老虎大尾巴。这样看上去,“老虎灶”就名副其实了。


老虎灶通常是以砻糠为燃料,砻糠就是农村稻谷加工成米后的废弃物。这种燃料价格便宜,燃烧充分,烟很少。通常是在灶台上开一孔,用一个大号的铁皮漏斗架在孔上,一畚箕一畚箕往里倒砻糠助燃。


老虎灶的顾客都是附近居民,完全不用招揽生意。高高的烟囱,让人老远一眼就能看到:这里有一家老虎灶。


我家所在的巷里没有老虎灶。最近的老虎灶要向西走到巷口,穿过人民路在范庄前南面的杀猪弄口有一家。向东则要到皮市街向北或大成坊向南,路就稍远些了。我泡水通常是到杀猪弄口那家,拎两瓶开水或满满一只汤婆子水,对小孩子来说很重的,当然越近越好喽。


记得在1960-1970年代,去老虎灶泡水,通常是一分钱一热水瓶开水,泡满汤婆子开水则需要两分钱。有些拿吊子(烧水壶)来泡水的,则根据水壶大小盛水多少来收取费用。老顾客可以预先买水筹,一角钱优惠给十一根水筹,可泡十一瓶开水。这种水筹通常用盖上火印的竹片做成,也有用盖上老板私章的硬纸板充当的。


老虎灶的老板或老板娘一般都很辛苦,他们很忙碌,体力支出也相当大。每次我去泡水,看他们一会儿往漏斗里加砻糠;一会儿用长铁扦子捅火道;一会儿从水缸里往大锅里舀水;待水开了,一手拿长柄漏斗,一手拿长柄水勺,给顾客的水瓶里灌水……反正没个消停的时候。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在家用水比以前方便多了。别说喝水了,一年365天随便哪天都能在家里洗澡。城市里老虎灶几乎已经绝迹,在一些小市镇上还能见到踪迹。


顺便说一下,在老虎灶不仅能泡到开水,有的还能在此洗澡,过去有的老虎灶更兼有茶馆的功能,现在江浙一带的集镇还能找到这类方便中老年茶客喝茶聊天聚会的老虎灶。


(原载于《姑苏晚报》2024年07月04日 A08版)


作者:李涵

编辑:肖明

相关文章

2025-04-17 08:02:00
2025-04-16 11:34:00
2025-04-15 07:45:00
2025-04-01 15:18:00
2025-01-23 20: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