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飞船带回月壤将亮相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
央广网北京4月2日消息(记者 樊瑞)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将于2025年4月13日至10月13日举行。目前中国馆筹备如何?本次展览有何亮点?
4月2日,中国贸促会在京举行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专题新闻发布会。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中国馆政府总代表李庆霜介绍,各项工作已基本就绪,静待开馆。她指出,月壤将是中国馆向本届世博会和全球世博观众呈现的最珍贵展品,这将是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正面、背面土壤样品的零距离对比展示。

发布会现场
作为综合类世界博览会,世博会已有170余年历史,被誉为“全球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是世界各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和社会繁荣进步的重要平台。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以“构想焕发生机的未来社会”为主题。
“目前,各项工作已基本就绪,中国馆将于4月13日大阪世博会开园之际正式开馆。”李庆霜表示,中国馆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是大阪世博会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中国馆将围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主题,以“天人合一”“绿水青山”“生生不息”三大篇章为叙事主线,展示5000年中华文明孕育的传统生态智慧,展现新时代绿色发展的理念与成就。
“月壤是中国馆向本届世博会和全球世博观众呈现的最珍贵展品。”李庆霜指出,在中国国家航天局大力支持下,“生生不息”展区将展示嫦娥五号、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这将是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正面、背面土壤样品的零距离对比展示。全球观众在中国馆可通过透镜装置观察月壤独特结构和两者细微差异,分享人类探索浩瀚宇宙的美好梦想照进现实的喜悦。中国围绕月壤的科学研究及国际合作,刷新了人类对月球的认知,在逐梦星辰大海的征途中书就浓墨重彩的篇章。
此外,本次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汇聚科技动能,贡献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中国方案”。其中,“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在天宫空间站与观众视频交互;“蛟龙号”体验舱中,“载人深潜英雄”唐嘉陵下潜至7062米拍摄到的珍贵影像清晰可见;八网融合的智慧城市沙盘解锁城市未来之钥;AI大模型邀请中国文化中最受欢迎的神话人物与观众多语种品古论今、写诗作画;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昭示着中国航天再创历史。“生生不息”展区呈现了中国以创新引领发展,为应对全球挑战、增进人类福祉做出的不懈努力与生动实践。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