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5月21日起举行
新京报讯(记者吴为)4月3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筹备工作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将于2025年5月21日-2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本届博览会聚焦“携手共促新质生产力,探索银发经济新未来”的主题,顺应目前银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组织220多家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品牌机构参展参会,设立国际品牌展区、国内品牌展区、智慧养老信息技术展区、适老环境与设备用品展区、涉老服务人才培养展区、养老金融与法律服务展区、老年健康食品展区、长者文旅服务展区、长者时尚生活展区、沉浸式适老化体验展区,并聚合国际优质资源举办论坛和相关活动,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吴玉韶向媒体介绍,本届博览会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吸引了国际社会和社会力量的积极踊跃参与。国际老龄联合会、联合国人口基金和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芬兰、法国、希腊、冰岛、日本、韩国、荷兰、挪威、新加坡、瑞士、英国、美国等国家的驻华大使馆、优质养老服务企业参展参会,集中展示各国前沿的养老服务创新理念、技术产品,搭建国际交流合作桥梁,推动中国养老服务业加速与国际接轨,助力行业迈向新高度。
博览会精心筹备了一系列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活动。主论坛聚焦国际、国内养老服务创新成果及国家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发展银发经济的新课题,来自国内外的政府部门、行业管理部门负责人将积极建言献策,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贡献智慧;相配套的经验交流分享会将重点聚焦智慧养老与技术研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养老机构安全发展、科技养老、文化养老、大健康产业、老年营养服务和认知症照护服务等主题,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进行深入研讨与分享,为养老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多地政府部门与省级养老服务行业协会积极响应,广泛动员并精心组织地方品牌机构组团参展参会,如:“浙江展团”“山东展团”“黑龙江展团”“内蒙古展团”“四川展团”“成都展团”等纷纷亮相,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省、市民政部门“十四五”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成果,以及各地在养老服务品牌培育方面的突出成就,为全国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与借鉴,共同助力我国养老服务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博览会精准锚定老年群体在消费、投资等方面呈现出的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服务需求,全力开拓银发经济新赛道,深度激发市场潜能。创新推出的养老金融与法律服务展区汇聚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及专业法律团队,为老年人提供老年专属财富管理、长期护理保险等金融方案和咨询服务;长者时尚生活展区围绕老年群体对品质与时尚的追求,展示适老服饰、化妆品及医美服务,展现新时代老年群体独特银发魅力;长者文旅服务展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集结优质旅游服务机构、康养基地和特色景区,打造契合银发旅游列车模式的特色产品,让老年人在旅行中享受康养服务;老年健康食品展区展示各类适老食品并设体验区,助推老年食品产业标准化、精细化发展;适老环境与设备用品展区展示智能家居、无障碍设计等创新成果,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沉浸式适老化体验展区通过模拟场景,让观众感受老年人生活不便,促进无障碍理念传播。这些展区相互协同、相互促进,共同为银发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挖掘万亿级市场潜力,助力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届博览会专设了涉老服务人才培养展区,将重点展示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项目、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产教融合成果。展会期间将举办智慧健康养老管理专业本科建设学术会议、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主题交流分享会等多场专题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职教机构与头部企业共商人才培养新模式,破解行业“用人难”痛点,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身养老事业。
针对当前银发经济发展过程中供给产品数量少、供给服务质量低、欺诈老年人频发等痛点,本届博览会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联合协会法律服务分会重磅推出“中福汇养银发产业平台”,致力于构建“科技+法律+服务”三位一体的创新机制。该平台将整合各类养老资源,进一步规范行业标准,有力推动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在市场拓展层面,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实现精准获客、打破区域限制、提升营销效率,激发养老服务消费活力;从展会角度而言,该平台突破传统展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优质参展企业打造一场永不落幕的展会,通过“云展”模式,助力企业挖掘商机,为养老产业的长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 张牵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