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台币两日暴涨10%,台湾迎来“广场时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18:06:00    

(文/陈济深 编辑/张广凯)

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新台币汇率近日突发暴涨。

5月2日,新台币对美元单日升值4.37%,报收31.064创15个月新高;5月5日,新台币对美元继续大涨升值4.92%,最高升至29.59。两个交易日对美元升值超过10%,创下台湾外汇交易历史第三大交易量。

尽管市场对于新台币暴涨原因众说纷纭,但特朗普和他的关税政策普遍被认为是这轮风暴的导火索。

在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中,中国台湾地区被征收了32%的对等关税。尽管该关税目前处于90天豁免期中,台湾当局正在和美国进行贸易谈判,试图达成一个双方认可的贸易协议。

5月3日,台湾当局发布新闻称,台美双方已经与5月1日完成首轮贸易谈判。尽管台方没有公布谈判细节,但引发了市场猜测,即是否美国会通过类似“广场协议”的条款要求台湾货币主动升值,以降低其对美国逆差。

台湾不仅是一个出口型经济体,其对外净投资规模也占到GDP的165%,这都使得台湾对于汇率极其敏感。因此新台币汇率波动引发了台湾政界和“央行”高层纷纷出面表态。

5月5日,台湾“央行”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汇率问题发布七点声明,表示自身没有参与贸易谈判,美国财政部也没有要求新台币升值,传说中的海湖庄园协议和要求台湾购买美债等均属“空穴来风”。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五十年未见的汇率波动,台湾央行在发布会上仅要求市场参与方“冷静”,并没有暗示将下场干预汇率市场。

台湾蓝绿双方也就汇率问题展开了唇枪舌剑,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5日称,美台贸易谈判没有提及汇率,并“甩锅”表示汇率波动是部分政治人物误导市场和操弄心理预期。

对此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则反驳称,赖清德对美国未战先降,是“跪族冠军”,抨击赖清德对美妥协的政策将使台湾电子业陷入全行业亏损的境地。朱立伦表示,新台币升值10%,台积电的利润就要下滑4%,代工厂则下降7%,统统都不要赚钱了。

而台湾的金融业也存在大量的海外资产。据统计,台湾保险公司有约7000亿境外美元资产,至少2000亿美元资产没有做任何汇率对冲,而新台币兑美元一旦持续升值,台湾保险公司持有的美债等资产将面临大量亏损的境地。

50年不遇波动为何发生?

本次新台币的大幅升值是新台币自1980年以来最大的汇率波动,而台湾作为对汇率极其敏感的经济体,本轮汇率波动对于台湾的存在显著的冲击。

瑞银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台湾的对外净投资头寸(Net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规模非常庞大(占GDP的165%,而其他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平均水平约为0%),这使得新台币对汇率波动更为敏感。

数据显示,2024年台湾对外净投资头寸总额为1.7万亿美元,这部分资金主要是台湾个人和企业通过出口累计贸易顺差后的留存,形式主要为美股、美债、美元存款等资产。

以1.7万亿海外投资为基数,5月初新台币升值10%就代表台湾的对外净投资蒸发了1700亿美元,而台湾2024年GDP以美元计算是7930亿美元,即短短两个交易日,台湾对外投资蒸发的金额高达台湾一年GDP的20%。

而对于波动的原因,无论是台湾方面还是华尔街都表示超出了传统指标解释范畴,很难归因为单独的市场波动。

有台湾本土分析师表示,尽管特朗普开启贸易战直接导致了美元的一波下跌行情,使得非美元货币普遍对美元迎来了一定的升值,但是本轮新台币不仅对美元大幅升值,也对其他货币同样有较大幅度的升值,很难用单独的汇率此消彼长来解释。

对此,瑞银认为此轮新台币上涨的主要推手是保险公司、企业等进行的汇率对冲以及此前新台币融资套利交易的止损。

瑞银预测,保险公司和出口商可能会在新台币回调时提高对冲比率,仅仅是将外汇对冲/存款恢复到趋势水平,就可能导致高达1000亿美元的抛售(相当于中国台湾GDP的14%)。瑞银预计,新台币未来仍有上涨空间,并可能引发区域性(韩国、新加坡等)货币的联动反应。

具体而言,台湾作为一个外向型经济体,无论是其优势出口产业还是金融投资行业,都存在大量的海外投资和美元贸易顺差,而其中很多资金并没有就汇率做任何对冲便进行了投资,一旦他们因为汇率波动进行大量结汇(将美元换回新台币),那么市场上会因为缺少美元买家令汇率大幅波动。

而相比个人和企业,对于台湾金融业尤其是保险业,汇率的波动不仅仅是盈亏问题,更是生死问题。

《金融时报》报道显示,台湾主要几家保险公司在境外有约7000亿美元投资,其中2000亿美元没有做任何汇率对冲,对于汇率波动极其敏感。

简单来说,保险公司的对外投资用的是保险公司对客户的偿付资本,而不是公司本身的本金。假如一家保险公司自身资本200亿美元,对外投资了2000亿美元资产,那么在海外投资因为汇率波动10%亏损了200亿美元后,保险公司就已经陷入了资不抵债的状态,因此在汇率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为了规避风险一定会第一时间选择结汇跑路,反而引发了踩踏。

Stonex驻新加坡的外汇交易员吴明泽表示。“台湾人寿保险公司是亚洲最大的美国债券持有者之一,因此他们现在保持警惕也是情理之中。”

台湾《经济日报》最新报道显示,国泰、富邦、南山人寿均在周一前往金融监管部门并表示自家公司目前财务状况可控。

不过市场人士对台湾官方的安抚并不太买账。美国银行的一份研究数据表明,台湾保险公司的美元资产汇率对冲比例仅为其持仓的65%,依然存在较大的风险敞口。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台湾保险公司高管也坦承,新台币汇率的飙升加剧了其对冲汇率风险的难度。

更诡异的是,如果新台币汇率大涨,就代表着大量资金在抛售美元兑换新台币,这也意味着资金不断流入本土市场,台湾资本市场反而会因为受新台币升值受益。但台湾股市反而在周一重挫254.65点,收盘下跌1.2%报收20532.99点,其中金融、电子股作为直接受冲击的股票领跌股市,国泰、富邦等保险公司均下挫6%。

关税压顶,台湾出口迎来不确定性

在市场层面,本次台湾汇率波动是保险公司、企业、个人挤兑式结汇的结果,但是他们挤兑的原因,最终还是源于对出口的担忧。

自从4月初特朗普开启对等关税后,全球经济体尤其是外向型经济体就陷入了动荡模式。被征收了32%对等关税的台湾选择第一时间对美妥协,并试图和美国开启贸易谈判达成协议。

在对等关税宣布后,台湾当局”被动应对、妥协退让”,对内宣布推出880亿新台币(约26亿美元)补贴企业,对美国则承诺台湾对美零关税,扩大对美国农产品,能源,武器的采购,台积电则承诺投资1000亿美元赴美设厂。

此举在岛内引发了大量的批评和反弹。2024年台湾对美贸易顺差为739亿美元,即便最终对此征收10%的关税,也会达到约74亿的关税数字,让赖清德的26亿美元补贴显得杯水车薪。而如果谈判破裂,占据台湾出口36%的半导体产业将迎来32%关税,而占据出口7.8%的汽车产业已经迎来了25%的关税,势必将重创台湾出口。

鉴于此市场普遍认为,台湾当局相比特朗普政府更加需要达成一份贸易协议,这使得特朗普有可能在谈判桌上对台湾提出各种非分要求,而考虑到80年代美国为了减少贸易逆差要求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美国是否会对台湾如法炮制,引起了大量猜测。

因此在台湾官方宣布台美贸易谈判结束第一轮谈判后,新台币汇率出现了波动使得新台币“被动升值论”尘嚣直上。

面对新台币的汇率波动,台湾官方各界都力图否认被逼升值。

台湾“央行行长”杨金龙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台美顺差扩大主要反映美国对台湾资通讯产品需求大增,“央行一直在跟美方沟通这项论点”,美方也能理解,至于台美经贸谈判,一直都没有涉及汇率,央行也不会操纵汇率。

对于许多人拿1985年的“广场协议”类比,认为美方会逼台币升值,杨金龙解释,签订“广场协议”时,外汇市场还不大,资金移动没那么频繁,那时确实能联合干预,但现在汇率主要是由资金流动决定,与贸易相关度仅 5%,特朗普也知道没办法做联合干预,才会提对等关税。

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也在同日辟谣,表示贸易谈判没有涉及汇率话题,并解释称台湾虽然被美国列入了汇率操纵国观察名单,但是从未被列入汇率操纵国,并要求有关人士不要刻意散布不实信息。

对此,台湾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表示,在野党早就提醒,关税谈判要奋战到底,谈出最好条件,没想到3月还没开始谈,先把台积电送过去,“未战先送”,还保证没问题,结果一样被课征32%关税,这是未战先降。接下来的汇率战,大家最担心新台币大幅度升值,造成出口商最大困境。

朱立伦批评,赖清德完全不懂财经、不负责任,就职近一年一事无成,唯一成就就是“家暴在野党”,这样的执政者才真正应该被罢免。

相比政客们的口水仗,台湾产业界则显得忧心忡忡。即便不考虑关税本身,本轮新台币升值也可能直接摧毁台湾的机械和电子产业。

台湾机械工业公会理事长庄大立说,全球经济不景气,台湾机械业面对日韩等竞争,经营很辛苦,吁请当局协助出口产业,也请银行不要“雨天收伞”抽银根,放宽企业拿地及厂房抵押担保成数,周转资金,让业者渡过眼前难关。

台湾螺丝公会理事长蔡永裕星期一(5月5日)说,螺丝业平均毛利率只有15%,新台币这波急升,让业者毛利一夕归零甚至变成负数,“干脆不要做还赔比较少”。

而作为台湾核心命脉的电子产业,面对汇率波动尽管不至于直接影响生死存亡,但是极为被动。

以台积电为例,其四季度财报显示70%收入来自北美客户,也就是说其70%收入为美元,而台积电曾在电话会议中披露,美元汇率的波动确实会影响公司收入,美元波动1%,会影响0.5%的收入和毛利。由此计算,新台币升值10%,台积电会产生4%的损失,和朱立伦的描述基本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汇率波动,目前台湾的半导体厂商多数选择按兵不动。包括创见在内的模块厂商表示,由于对外订单大多采用美元计价,目前并未因汇率波动而调整对外报价,但会密切关注美元与新台币的汇率变动,在考虑自然对冲的同时,及时调整美元持有量,以分散汇率波动的风险。

5月6日,新台币对美元汇率大跌3.5%,市场普遍认为台湾当局下场进行了干预。不过台湾是否会成为下一个日本,目前依然扑朔迷离,市场也普遍认为,本轮新台币的升值可能并没有到尽头,关税谈判的进展将成为近期左右新台币汇率的最重要变量。

相关文章

2025-05-06 22:00:00
2025-05-06 21:49:00
2025-05-06 18:06:00
2025-05-06 07:50:00
2025-05-05 0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