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路演搭台,产学研金携手丨河南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超级IP”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师喆
16项高精尖成果轮番亮相,12个重点产业项目现场签约,30余家金融机构精准对接,234项科技成果展示推介……4月11日,河南省“龙子湖科创路演”系列活动首场活动在河南省科学院亮相。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中,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迈向创新高地的关键路径。当下,河南的创新土壤愈发肥沃,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成果产业化断层等难题仍亟待破解。如何以更加开放的平台、更加灵活的机制贯通产学研金服用,如何以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作为全省首个科技成果转化路演中心,“龙子湖科创路演”为科技项目与优质资本以及地方产业的精准对接搭建了平台,促进了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对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新质生产力,加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发的高性能聚合物泡沫材料制备技术,能有效满足新能源汽车、低空飞行器等应用场景对高强轻质材料的需求;来自中国工程院的工业有机高盐废水深度处理创新技术及应用项目,解决了化工、制药等行业产生的高盐废水处理难题;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发布的自修复防腐涂层技术及产业化项目,是全球首款适用于严酷环境的自修复涂料产品……此次活动征集了234项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河南省科学院、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省实验室(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优质项目进行展示和发布,并遴选出16个优质项目进行路演。这些涵盖新材料、先进装备、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的“金种子”,将快速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
“我们发布的二氧化碳储能技术项目不仅可以储电,还能够储冷、储热、储蒸汽,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是比较领先的。”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振涛介绍,已经与信阳达成签约,未来还将与郑州市经开区等洽谈技术落地。
活动现场,氢能制储关键技术应用、高性能铜基材料杂质元素控制技术及产业化等12个项目完成签约。以科创路演为桥梁,河南搭起“科技T台”,让“沉睡”的成果“活”起来,让“高冷”的科技“热”起来。为推动我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写下生动注脚。
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在研发时遇到“卡脖子”难题怎么办?活动首次设置的“现场发榜”环节,多氟多、黄河旋风等企业相继登台,发布了一批技术难题需求。

“我们这次提出的是氟硅分离、功能性电子化学品开发等行业关键共性问题。高难度问题需要高精尖人才来解决,这个平台汇聚了国内很多顶尖高校院所,也是吸引我们前来寻求帮助的原因。”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闫春生说,有些成果拥有者不知道该如何有效转化,企业有时候又难以及时找到相关技术,搭建科创路演这样的平台,能够大大加快成果产业化进程。
他兴奋地表示,难题刚发布完没多久,就有相关领域的实验室和专家前来“揭榜”,有望帮助企业解决在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
如何实现科技成果、地方产业需求和金融资本的零距离交流?现场还设置了资本洽谈区,河南省投资集团等30余家金融机构参会,从金融端加速科技成果在豫转移转化。
“在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我们综合运用股权、贷款、债券、保险、租赁等多元化的产品体系,打造服务科技型企业的立体化矩阵,来有效促进科技、产业和金融的良性循环。”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公司部副总、科技金融中心主任李励表示。

去年9月,聚焦我省电子信息和先进装备两个产业领域,省科学院成功举办了“龙子湖科创路演”启动仪式暨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对接专场活动,在我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领域形成了“超级IP”效应。
计算技术研究所、过程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此次活动中,仅来自中国科学院的14家研究院所就发布科研成果166项。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汪克强在致辞中表示,这充分体现了河南的创新魅力和吸引力。
未来,“龙子湖科创路演活动”将如何成为河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超级IP”?
“下一步,我们将实现‘龙子湖科创路演’活动每月一次常态化举办,以产业链群专场活动、走进地方专场活动等多种形态开展,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积极性、创造性,加快促进产业、科技、金融等要素高效融合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南省科学院院长徐红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