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专访帕西尼COO聂相如:“四指”灵巧手里的触觉感知革命|智能涌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2:10: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石恩泽 深圳报道

具身智能机器人竞逐浪潮中,位于深圳南山的帕西尼感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PaXiniTech)选择了一条差异化路径。

该公司宣布,聚焦机器人“双手”触觉,以实现感知革命。

帕西尼联合创始人兼COO聂相如表示,人类70%的物理交互依赖双手,而指尖触觉可感知法向力、摩擦力、多维力、材质、温度、滑动等15个维度的信息,远超单一力学传感器。

帕西尼的目标是,构建“触觉感知操作系统”。通过“触觉感知硬件平台+触觉多模态数据集+具身智能模型”的软硬件协同,成为机器人行业的“触觉基础设施”。同时,以“整机”集成进入工业场景,改写自动化产线流程。

近期,帕西尼机器人还在向深圳地铁等场景突破。

“四指+相机”,工业场景的“最优解”

在机器人行业普遍追求“仿人化”的潮流下,帕西尼的灵巧手却选择了“四指”这一看似“不完美”的设计。

这一设计并非妥协,而是基于对工业抓取动作的深度解构。帕西尼COO聂相如告诉记者,85%的场景仅需四指即可完成,而减少一指直接降低20%硬件成本。

基于以上发现,帕西尼推翻原有五指方案,转而开发四指结构。而这一决策在后续市场开展上面,也大幅降低了企业采购成本,加速了帕西尼向工业市场渗透。

区别于业内普遍采用的独立视觉模块,帕西尼在手掌心嵌入微型摄像头,形成“触觉反馈+视觉二次确认”的双保险。该设计不仅解决机械臂自遮挡难题,更有望衍生出革命性应用——在物流场景中,灵巧手可直接完成货品扫码,替代传统扫码枪设备。这一创新已吸引多家物流企业洽谈合作,未来或引发仓储设备链的连锁变革。

在核心技术上,帕西尼主研发的ITPU多维触觉传感技术,打破了传统触觉传感器感知维度单一、一致性差、耐久性与可靠性不足、价格昂贵、易用性差等诸多长期发展桎梏,行业内率先实现多维阵列力感知及材质、温度、纹理等多物理属性解析。

值得一提的是,在工业的耐磨性和长寿命特性上,帕西尼针对工业端的高强度作业需求,手部的耐久性经过300万次抓取测试后仍可保持功能性能不衰减,这使其在生产线上可持续工作多年,大幅降低维护和更换成本。

在产品布局方面,帕西尼也展现出对工业市场的深刻理解。帕西尼的灵巧手可针对不同需求提供不同性能版本,以满足不同场景里多元化的需求。

目前,帕西尼的灵巧手已进入量产阶段。为了更好地服务市场,帕西尼正在积极与供应链企业合作,优化成本控制,并计划在未来进一步提升产能,以满足全球市场需求。

从工业到地铁,建立标准化场景“数据飞轮”

从灵巧手产品设计中可以看出,帕西尼选择工业场景作为突破口。在整机研发上,帕西尼依旧瞄准工业。

源于对行业痛点的考量。聂相如表示,工业应用场景标准化程度较高,相比家庭、服务业等更易实现规模化应用。因此,他们现阶段,把家庭场景视为L5级别的最高难度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家庭场景的难点在于泛化性高,如家具摆放的多样性、家庭成员的个性化需求等,这些都需要机器人达到更高级的感知和适应能力。而机器人若想在感知上更加进行,最重要的一点是,数据训练上要堆量。

为解决这个问题,帕西尼决定以“整机集成”来开路。相较于消费级场景的复杂性和数据噪声,工业里的标准化产线是训练AI模型的“数据金矿”。这将为后续帕西尼触觉感知大模型的优化提供数据“养料”。

因此,聂相如在采访中表示,帕西尼做整机不仅是技术能力的展示,更是获取下游解决方案订单的“信任状”。

此外,工业场景具有刚需性,尤其是汽车厂等客户,非常愿意为降本付费。而这也让帕西尼获得了产业资本的支持。在A+轮融资中,帕西尼也获得了汽车领域与能源领域资本的青睐。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方的支持下,今年3月帕西尼人形机器人TORA-ONE在地铁场景里出现了,化身地铁安检员。

对于进军地铁场景,聂相如表示,地铁中的安检场景其实也属于较为“标准化”的场景,因为安检员是分步骤来操作的。除了地铁场景,帕西尼还正在与相关方探讨如何往养老等非结构化环境中拓展,形成“数据越用越多,模型越用越强”的飞轮效应。

在多个场景加持下,这家企业或许将率先打开“感知即服务”的新市场——从工厂流水线到地铁安检口,一双懂得“触摸”的机器之手,正在重新定义自动化边界。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

2025-04-01 09:52:00
2025-04-01 09:04:00
2025-03-31 20:32:00
2025-03-31 14:07:00
2025-03-31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