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潍坊寒亭固堤街道以“小切口”保障“大民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3:38:00    

大众网记者 郑健 通讯员 张萍 褚镇宇 潍坊报道

2025年以来,潍坊寒亭区固堤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科技赋能、服务为民的工作主线,通过织密网格体系、创新治理模式、优化服务供给,构建起“一核多元、智慧高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织密基层服务网络,筑牢治理“前沿阵地”

一是科学织密网格体系。按照“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原则,将74个村、6个居民小区共选配网格长330余名、党员巷长440余名、志愿者350余人,创建"街道——村——网格"三级组织架构,同步联合城管、综治办、应急办等专业力量,形成"一网统管、多网融合"治理格局。通过绘制红色网格地图,实现全要素可管可控,网格事件响应速度提升70%。二是多维充实网格力量。构建1名专职网格员+社区民警、法律顾问、+党员、志愿者等的"1+2+N"网格团队,推动110余名机关干部常态化下沉网格,开展政策法规、矛盾调解等专题培训1场次,形成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网格力量矩阵。三是精准盘活网格效能。建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推行“早巡夜访”“民情日记”工作机制,累计收集社情民意1500余条。创新“网格+代办”服务模式,将高龄津贴认证、生育登记等高频事项延伸至网格办理,群众办事距离缩短至“最后100米”,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街”。

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构建多元“共治格局”

一是自治为基激发内生动力。打造“人大议事厅”等协商平台,通过“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解决停车位改造、垃圾分类等民生议题,建立村级志愿服务队,吸引1200余名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治理生态。二是法治为本筑牢治理底线。建成街道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配备村级法律顾问14名,开展“法治大讲堂”等活动2场次。创新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机制,建立矛盾纠纷分级调处制度,化解欠薪欠款、家庭矛盾等复杂问题60余件,开展“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群众法治素养显著提升。三是德治为先培育文明风尚。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74个,持续开展“最美家庭”“好媳妇”等评选。通过“德治润心”工程,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

提升基层服务效能,增强群众“幸福质感”

一是智能化服务提质增效。立足固堤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功能定位,全面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打造"实体大厅+云端平台"双轨并行的智慧服务矩阵,通过线上线下服务场景深度融合,构建起全天候、智能化、全链条的政务服务新生态,形成"窗口即时办、自助随时办、指尖掌上办"的多维服务体系。二是便捷化服务触手可及。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集成服务模式,标准化整合21项高频事项,实现“一表申请、一窗通办、一次办结”服务场景全覆盖,企业群众办事跑动次数压减率达90%以上,同步打造"立体式"智慧服务场景矩阵,形成"线上即时响应、线下即时受理、自助即时办理"的智慧服务闭环,打造出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样板。三是惠民化服务温暖人心。固堤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实施15项民生工程,打造“固有大爱、堤挡风雨”慈善公益品牌,一个个民生期盼得到回应,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开花,实地走访独居老人、生活困难老人等特殊群体300余人次,帮助解决困难60余件。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国家安。下一步,潍坊寒亭区固堤街道将立足街道实际和特点,坚持党建引领“多格合一”,通过多元共治、资源整合、协同合作,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着力提升抓落实、解难题、促发展的能力,让群众的幸福感在家门口“满格”。

相关文章

2025-04-08 09:20:00
2025-04-07 13:38:00
2025-04-07 09:11:00
2025-04-06 22:48:00
2025-04-06 13: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