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这位远在千里之外的济南教师回到母校了
9月10日,当济南高新区金谷德艺小学老师们都在学校里和孩子们一起度过第41个教师节时,他们惊喜地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原来,他就是从远在千里之外赶回的该校教师张洁。教师节当天,当新黄河记者正在学校采访时,该校校长张薏向记者介绍了这位代表济南教育人奔赴甘肃省临夏县土桥镇尹王中心小学支教一年的青年教师。“张校长和所有的‘战友’们,我回来了!祝你们节日快乐!”张洁在教师节大会上如是说。
作为一名东西部协作教育帮扶的济南教师,张洁在他乡又有什么感人的故事呢?
从泉城到河州:当乘法口诀遇上黄土高原
让我们将时间拨回2月21日清晨,济南高新区金谷德艺小学数学教师张洁踏上西行列车的画面,被同事拍下后在校内刷屏。这时,他的心早飞到了即将支教的甘肃省临夏县尹王中心小学59个孩子身边。五个月后,当这个身高1米8的山东汉子带着晒脱皮的鼻梁和满箱学生画作返济时,行李箱里还装着7枚全州跳绳比赛奖牌。这段跨越2000公里的教育长征,正如他在支教日记里写下的:“我们带去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让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是星光的信念。”

初到尹王中心小学的那个雪天,张洁被教室里哈气成霜的玻璃震惊了。这里没有金谷德艺小学的智慧黑板和先进的教具,但孩子们用冻红的小手比画着数数时,眼睛比济南经十路边高楼大厦上的LED灯还亮。他很快发现,这里的教育差距不在硬件,而在教学方法的适配性。
数学课上,张洁把乘法口诀表变成接力棒。孩子们举着写有算式的纸条在操场奔跑,答对才能传给下一个人。没有多媒体课件,他就用粉笔在水泥地上画巨型数轴,让孩子们跳着学加减法。最调皮的学生现在成了人形计算器,他骄傲地告诉张洁:“我奶奶卖土豆再也不会算错钱了!”
在教研活动中,当地教师的困惑让他反思:我们知道小组合作好,但59个孩子挤在教室,连转身都难。于是张洁和老师们开发出墙角学习法——把教室四个角落变成讨论区,培养小老师辅导同伴。期末时,这个曾年级垫底的班级平均分跃居第三,孩子们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在黑板报上写下:“张老师让数字变魔术了。”
跳绳上的教育辩证法:水泥地也能跳出星光
组建跳绳队是张洁最冒险的决定。没有专业场地,孩子们就在水泥地上练;没有计数绳,他就把废旧试卷搓成绳。当地体育老师最初不理解:这种比赛能改变什么?直到看见班上的孩子们现在会举着奖牌主动和张洁击掌。

在临夏州跳绳比赛颁奖台上,尹王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创造了奇迹:7名队员斩获5项奖项。当裁判宣布团体总分第三时,孩子们偷偷抹了眼泪。张洁却注意到更珍贵的改变:获奖的孩子们开始主动帮同学补数学,他们说:“张老师说过,跳绳和做题一样,多练就会。”
这场由跳绳引发的连锁反应,催生了全校春季运动会。张洁把济南的趣味项目改造为适合本土的土法运动会——拔河用晾衣绳,接力棒是玉米秆。二年级一班逆袭夺得拔河冠军后,一位班主任说:“孩子们第一次知道,团结比力气更重要。”
教育公平的另一种答案:星光不问赶路人
家访是张洁每周的必修课。他告诉记者,济南高新区管委会教育文体部非常重视家访工作,提出了“千人访万家”行动。2024年开展的“三引导”行动将家访内容更加具象化。他说,家访是了解学生、掌握学情的重要法宝,他也将济南高新教育的宝贵经验带到了临夏。在留守儿童家,他充分了解了学生家庭情况,和家长沟通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促进家校共育。
张洁在支教日记中写道:“这里的孩子教会我,教育公平不是设备均等,而是给每个孩子被看见的机会。”他利用午休时间开设星光课堂,为学困生开小灶。一位学生的数学从28分提到72分那天,这个总低着头的女孩的感激之情让他永生难忘。
其实,今年5月,高新区金谷德艺小学数学教师乔欣就曾带着全校老师的祝福和高新教育人的嘱托前往临夏韩诚双集中心小学送教,她顺路看望了张洁,也为张洁的学生们送去了高新区金谷德艺小学的纪念明信片。“明信片全部是我们的老师自拍、自己制作的,希望你们喜欢!”乔欣将饱含金谷德艺小学老师祝福的明信片送给孩子们时,张洁却流下了泪水:“我想念学校,想念同事们。”他请乔欣带回自己的信念:“我一定好好教这里的孩子们,不辜负所有领导、同事们的嘱托。”
张洁对记者说:“这段经历让我明白,真正的教育智慧不是复制经验,而是像黄土高原上的沙棘,在贫瘠里也能绽放。”
在大会最后,张薏对所有老师说,将掌声送给这位战友,他代表了济南教育人、济南高新区教育人,为千里之外的孩子们带去了最美好的祝福。
记者:李鹏 编辑:杨子梦 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