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项目“导航”,青岛“4+4+2”海洋产业跃升
今年上半年,青岛在建海洋重点项目137个,开工在建率80.59%;完成投资212.92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52.94%
重点项目“导航”,“4+4+2”海洋产业跃升
海洋项目是海洋产业发展的强支撑。今年以来,青岛聚焦“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总投资2400亿元的170个海洋重点项目建设,以海洋项目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上半年,青岛在建海洋重点项目137个,开工在建率80.59%,完成投资212.92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52.94%,海洋重点项目建设平稳推进,支撑“4+4+2”海洋产业跃升。
现代渔业、港口航运项目建设亮眼,海洋传统产业加速升级
现代渔业是青岛重点发展的“4+4+2”现代海洋产业之一。今年4月,由青岛国信集团投资建设的“国信1号2-1”养殖工船项目竣工。“国信1号2-1”是全球首艘10万吨级养殖工船“国信1号”的升级版,在功能布局、养殖系统、新能源利用、信息一体化等领域实现160余项技术突破与优化创新,设计年产高品质鱼类约3600吨。该船交付后,与“国信1号”养殖工船相继从青岛出发,会师浙江舟山海域,在海上联合开展名优鱼种养殖,进一步推动了青岛深远海养殖规模化发展,带动青岛现代渔业转型升级。
水产品加工业是现代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5月,位于胶州市的庞仕国际海洋深蓝产业基地项目正式开工,项目规划建设加工车间、冷库、研发中心办公楼等,开展三文鱼的切割分解、鱼条鱼饼等半成品的生产及进出口,打造面向全球以顶级三文鱼为主的海洋食品加工及交易中心。记者了解到,该项目由庞仕水产(上海)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企业是国内最早加工和销售三文鱼产品公司之一,是肯德基、必胜客、麦德龙、山姆、宜家等国内知名餐饮和超市连锁企业的供应商。项目的建设,对于青岛聚力发展三文鱼产业、延伸三文鱼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青岛“4+4+2”现代海洋产业之一,青岛近年来大力发展港口航运服务业,推动青岛港向贸易港、金融港、服务港转变,不断强化中转港功能,打造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这一产业谋篇布局,也反映到海洋项目建设上。
今年2月,青岛国际邮轮港区二号码头及配套工程项目开工。该项目将为二号码头进行更新改造,并对岸线后方陆域进行景观设计,同时建设一座社会停车场,有效利用码头岸线、土地资源,实现青岛港老港区转型升级、推动港城融合发展。
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青岛山东港口航运金融中心项目位于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是山东港口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的重点规划项目。今年上半年,该项目竣工交付,建设的办公楼、公寓等建筑,可为港区提供现代化办公及配套设施,正加快吸引、聚集上下游产业,带动产业链上下端企业共同发展。
无独有偶。同样位于青岛国际邮轮港区的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中心项目也于今年上半年竣工交付。该项目新建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中心大厦,开展罐容交易、低硫燃料油交易等业务,加快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能源定价话语权,促进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发展。
一批海洋新能源项目落地,海洋新兴产业不断壮大
海洋新能源产业是青岛发展“4+4+2”现代海洋产业、着力培育壮大的四个海洋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强劲发展,以海上风电、海上光伏等为代表的海洋新能源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通过海洋重点项目建设,青岛加快海洋新能源多元化开发利用步伐,海洋新能源产业逐渐形成澎湃动能。
今年5月28日,青岛城阳区首个大规模“光伏+养殖”一体化示范项目——北岸城晖150MW渔光互补项目(一期)正式全容量并网投运。该项目一期装机容量113兆瓦,采用“水上发电、水下养殖”模式,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复合利用。该项目年均可为城阳区提供绿色电力1.68亿千瓦时,节约标煤5.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5万吨,为打造绿色能源产业园奠定基础。
仅仅两天之后,5月30日,中电建青岛即墨海上光伏项目一期首批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是我国首个渔业融合发展海上桩基固定式光伏项目,也是目前我国开放海域最大的渔光互补示范类项目。项目总投资102亿元,分两期共建设115万千瓦桩基式光伏发电项目。整个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深度融合,预计年均可提供约19.2亿度发电量、年均产值约7.2亿元,促进青岛海洋新能源等产业发展。
步入下半年,还有更多的海洋新能源项目加快建设、落地。今年7月2日,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这是我国首个实现工业运行的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该项目装机容量7.5兆瓦,与前期投用的桩基式水面光伏联动,整体年发绿电1670万千瓦时,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4万吨,对漂浮式光伏项目在沿海、浅海地区全海水环境的推广具有示范效应;今年年底前,位于董家口经济区的金能棋子湾海上光伏项目将竣工投产。该项目是董家口经济区首个大型滩涂区海上光伏项目,项目装机容量200MW,年均发电量约3.4亿度。投运后,平均每年可节约9.13万吨标准煤,减排25万吨二氧化碳。
“今年上半年,青岛海洋系统继续强化‘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导向,以海洋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海洋产业提质升级。在今年开工在建的海洋重点项目中,新开工金能棋子湾海上光伏、庞仕国际海洋深蓝产业基地等项目37个。同时,‘国信1号2-1’养殖工船项目、中电建青岛即墨海上光伏项目一期等11个项目竣工投产。”青岛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青岛将坚持项目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加大项目用海、蓝色金融、政策供给等要素支撑,协调解决项目困难问题,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