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队组”是怎样炼成的——官地矿综采一队的成长故事
在官地矿深处,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宛如地下的璀璨星辰,以专业化、智能化、高效化的作业风采,照亮着矿井稳产高产的发展之路,用汗水与智慧讲述星级团队的生动故事。
综采一队人才济济,拥有90多名队员。13名管理人员运筹帷幄,掌控全局;采煤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4人组成的技术智囊团,为每一次开采难题提供破解方案;高级技师1人、技师1人、高级工40人、中级工13人,用精湛娴熟的实操技艺,让采煤设备在他们手中“驯服听话”;还有16名新进大学生,如新鲜血液般注入,带来创新活力与前沿知识。全队上下一心,如同紧密咬合的齿轮,在煤海深处破壁前行。
“竞”风乍起 班组奋进
队组管理的妙招,让这里“竞”风乍起,一派生机勃勃。
他们实行自主管理模式,班组长是“小当家”,队里只需紧盯关键指标,给了队员们大展拳脚的舞台。而班组竞赛更是这股“竞”风的“鼓风机”,每月抽取部分绩效工资,围绕安全、产量、设备维护等关键指标展开PK,优胜班组欢呼雀跃,实实在在尝到甜头;落后班组也不示弱,憋着一股劲儿整改提升。
队组里备受瞩目的青年班,更是“竞”出了风采。对标先进成立班组的他们,40岁以下青年占比高达90%,大专学历以上占70%。走进他们的工作区域,从设备摆放的规整程度到操作流程的一丝不苟,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专业素养。凭借着出色表现,他们一举拿下安全生产示范岗与青年文明号双料冠军,成为当之无愧的高素质团队,更是孕育管理人员的摇篮。
勇克难关 生产逆袭
面对2.36万孤岛工作面这个“硬骨头”,综采一队没有丝毫退缩。这个工作面构造复杂得像迷宫,更要命的是工作面遭遇大型陷落柱,68米硬岩带,产量从原本稳定的5刀跌至3刀。
大家迅速打响“反击战”,班前会与专题会成了“作战室”,集思广益优化工艺,检修班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抢时间保设备,确保每一台机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超前拉架加上扎实的基础管理,让顶板稳如泰山。自主研发装药器,让人员彻底告别危险的煤帮,实现“零进入”操作,既保障了安全,又提升了效率。技术人员优化了爆破参数,应用新型炮土雷管,完美适应复杂地质。
苦心人,天不负。一系列得力措施让设备损坏率下降50%,产量稳步回升。1月100%达标,2月至3月圆满完成预期目标。
安全至上 守护底线
在综采一队,安全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党员们以身作则,划分责任区,包干到人,他们穿梭在工作面的各个角落,检查隐患、指导操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的铮铮誓言。
不安全行为治理毫不手软,加强考核与连带考核,让每一位队员时刻绷紧安全弦。安全宣贯班班必讲,从案例剖析到操作规程,反复强调,让安全意识深深扎根在每一个人心中。
标准化管理更是做到极致,每月列出至少10条达标规划,涵盖生产、通风、机电等方方面面,大到设备运行参数,小到工具摆放、文明卫生,全部量化考核,用精细管理夯实安全根基,实现100%标准化作业现场。
创新领航 效能腾飞
创新,是综采一队的又一制胜法宝。他们自主研发远距离爆破技术,研发远距离打眼装药+连线工艺,工人只需站在运输机外操作,彻底告别近距离煤帮高危作业。
还有被同行称作“神奇”的柔性网挡矸工艺,针对放炮崩石头、人工清理既累又险的痛点,他们给运输机加装柔性网和绞盘装置,割煤时收起,挡矸时放下,实现主动防护,清煤工作量缩减80%,设备“零损伤”,为高效生产扫清障碍。
凭借着上下一心的干劲,综采一队在安全、生产、创新等多方面表现卓越,收获了西山煤电2023年先进基层党组织、官地矿2024年9月和2025年2月星级团队等荣誉。
太原日报 记者 张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