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驰援缅甸,这样的中国速度有力量、见担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01:06:00    

文 | 静子

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震中距离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仅有几十公里的距离,市内损失惨重;距离首都内比都虽约250公里,但部分基础设施受损严重。截至当地时间30日午间,强震已造成约1700人死亡,约3400人受伤,另有约300人失踪。

时间就是生命,而跑赢生命“接力赛”,困难重重。如余震不断——截至30日晚间共报告33次余震,其中最高震级为7.5级,最低为2.8级,逆险而行的救援人员亦需要做好自身防护;交通线中断——曼德勒国际机场跑道受损,部分道路遭到破坏,大型机械、救灾物资的运输遇到困难和挑战;天气复杂——曼德勒高温天气持续,白天最高温度在39摄氏度左右,不堪蚊虫之扰……

来源:新华社

越是困难时刻,越要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地震发生后,缅甸政府向国际社会发出求援信号,多方力量积极回应:国际组织解囊相助,如联合国已紧急拨款500万美元用于缅甸的地震救援工作,世卫组织已向缅甸的医院提供近3吨医疗物资,同时正组织全球紧急医疗团队赴缅甸开展救援行动;多个国家紧急驰援,如泰国派遣军方救援队伍前往灾区参与救援,俄罗斯派出载有“空中机动医院”的专机为地震受灾群众提供援助。灾难面前,唯有同舟共济,才能传递信心和力量;唯有守望相助,才能创造希望与未来。

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作为中国的友好邻邦,我们与缅甸人民心连心、共命运。云南救援医疗队震后18小时即抵达缅甸,是第一支进入地震灾区的国际救援队;中国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香港特区救援队、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星夜入缅驰援,各地民间救援力量已经或者正在进入缅甸。目前,已有约400名中国地震专家、救援人员、医护人员在缅各地参与抗震救灾,已救出6名幸存者。这是对两国人民守望相助友好情谊的生动诠释,也是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行动,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和担当。

细节最能打动人。在这一场与时间赛跑、与生命竞速的生死救援中,据中国公羊救援队的成员所述,救援人员已经“3天3夜没有合过眼了”,而支撑他们的,则是“不能放弃任何一个生命迹象”的坚定信念。灾区情况充满变数,来自中国的救援队队员们,正以“联合国认证”的专业能力,争分夺秒地与72小时黄金救援期抢跑。“看到来自中国的救援队,我相信可以依靠的人来了”,面对媒体的镜头,一位来自曼德勒的受灾群众对记者如是说。有一种满满的安全感,叫“中国救援队来了”;有一种超越国籍的情谊,叫“我们与你同在”。

“我们是同海之浪,同树之叶,同园之花。”目前,中国宣布向缅甸提供1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提供帐篷、急救包、食品、饮用水等急需物资,首批物资已经运抵缅甸,中国红十字会也提供了救灾物资援助。我们相信,缅甸政府和人民在国际社会支持下,一定能够团结一心,战胜灾害、重建家园!

【作者】 孙文静

南方评论

相关文章

2025-04-02 09:53:00
2025-04-02 09:20:00
2025-04-02 08:56:00
2025-04-02 08:54:00
2025-04-02 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