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城关镇:“五水共治”绘就生态画卷
阳光讯(记者 李孝华 通讯员 张辉)盛夏时节,走进汉阴县城关镇,大木坝河流域成为“网红打卡地”,观音河流域逐步形成生态旅游带,月河两岸再现“一河清水、两岸锦绣”的秀美风光。今年以来,汉阴县城关镇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五水共治”为抓手,统筹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通过系统施策、全民参与,辖区水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汉阴县城关镇境内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水环境污染、防洪排涝等问题逐渐显现。为解决这些问题,该镇全面落实“五水共治”工作,致力于打造“水网相通、山水相融、城水相依、人水相亲、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
在治污水方面,城关镇加大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取缔和关停了6家影响生态环保的废品收购站、砂场、采石场,规范了13家企业排污管网设置。同时,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成污水收集池6个,对辖区内9个污水处理池进行清淤处理,修建排污管道2.6公里,有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改善了水环境质量。
针对夏季汛期易发内涝问题,该镇依托数字化手段提升防灾能力。在县水利局支持下,建成全域水文监测系统,安装智能水位传感器23个,实时监控重点河道水位;同时,对3处低洼易涝点实施改造,疏通排水管网8公里,修建河堤600米,提高了防洪标准,增强了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为推动“五水共治”人人参与,该镇建立完善了镇辖12条重点河流、55条小河流、11座小型水库的河湖长制责任体系,创新推行“河长+民间护水队”模式,镇村两级43名河长常态化巡河,31支志愿者队伍每周三开展“护水净土靓家园”活动,并通过“积分制”鼓励村民群众参与河道保洁,形成了人人护水、治水、爱水的良好氛围。
“治水非一日之功,必须久久为功。”该镇镇长温汝康表示,“五水共治”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为城关镇的乡村振兴和农旅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下一步,将结合乡村振兴,打造“水美乡村”示范点,推动治水成果转化为生态红利,助力全域旅游和绿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