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当非遗大漆遇上Z世代脑洞,这个福建归侨小伙做到了……(内含神仙工艺揭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6:54:00    

四月的福州,空气里浮动着湿润的草木气息。去采访的那天上午,在闽江畔的太古大漆厂房内,程千帆正与漆艺设计师们讨论着新一季产品的设计草图。

程千帆在给葫芦上漆

蛋壳碎、螺钿薄片、金箔与朱砂散落在工作台上,与半干的漆液交织成斑斓的光泽。

工作台一角,斑斓的大漆

程千帆,这位“00后”归侨青年,回国三年里,以“万物皆可漆”的先锋理念,将传统大漆技艺从博物馆的展柜中“解放”出来,赋予其与当代生活对话的鲜活灵魂。

“大漆从来不是凝固的文物,它始终是流动的活水。”

幼时跟随叔辈进山采漆的初记忆,与他在美国求学时对漆器的疏离感形成鲜明对比。

制作大漆手串的漆珠

曾经他认为大漆应是“博物馆里的古董”,直到回国后亲历漆艺创作,才发现这种源自自然的材质竟如化学实验般充满不确定性——温度、湿度、漆层叠加的微妙差异,都会让成品呈现出不可复制的肌理。

待完成的漆器茶杯

这种“活性”的特质,也成为太古大漆团队颠覆传统工艺思维的突破口。他们摒弃传统漆器对“完美无瑕”的执念,转而拥抱创作过程中的“意外之美”。

漆器开裂局部碎片特写

一次漆面开裂的“事故”,在老师傅的巧手下演变为冰裂瓷般的纹路;设计稿与成品间的色彩偏差,反而催生出更具层次感的渐变效果。

“就像书法中的飞白,漆艺的留白是材料与时间共同完成的艺术。”

在福州漆艺工坊内,现代设计的极简线条与传统髹饰的繁复技法相互碰撞:蛋壳镶嵌的茶盘、螺钿点缀的打火机、漆面哑光的保温杯……

琳琅满目的大漆产品

这些“不完美”的作品,却因承载着手作的温度而更具生命力。

太古车间内的待塑形的半成品

跨界融合的实践更让大漆突破固有边界。去年《黑神话:悟空》引发的“葫芦热”中,团队将游戏IP与传统脱胎漆器结合,推出限量版漆艺葫芦手办,迅速成为年轻藏家的心头好。

程千帆在给葫芦产品上漆

“只要你敢想,我们就能做,宝可梦球、哈利波特魔杖、三条簪……”

颇受Z世代喜爱的哈利波特魔杖漆艺制品

在00后程千帆的漆艺世界里,通过不断突破创新,他一次次与玻璃、金属、陶瓷等多种材质对话中,大漆不再局限于器皿范畴,而是化身为空间装置、首饰甚至潮玩,真正践行着“万物皆可漆”的宣言。

车间内待完成的大漆产品

“贵族器皿的时代过去了,我们要让大漆成为触手可及的生活美学。”

“老师傅用十年练就的贴蛋壳绝技,我学了两个月还是贴得歪歪扭扭。”

蛋壳碎和螺钿碎片

回想起刚接触大漆时,程千帆的话道出了非遗传承中碰撞的常态,而传统师徒制与现代设计团队亦形成了奇妙的共生关系——年过六旬的匠人掌握着“漆面呼吸”的技艺,90后设计师们则擅长用制图软件预演漆层叠加效果;老师傅的“手感经验”与年轻人的“数字模拟”,共同编织出传统技艺的当代叙事。

“不完美”器物衍生出的美感

这种代际协作的成果,在“大漆+”系列产品中尤为显著。设计师从汉服纹样、博物馆展品甚至科幻电影中汲取灵感,老师傅则用堆漆、雕填、彰髹等技法将概念落地。

旧时光系列茶器和杯垫

一款以“旧时光”为主题的茶具漆器,混合石子、蛋壳与金银箔,呈现出火山喷发般的动态质感;而看似简约的大漆打火机,实则需经过多道工序,在实用性与艺术性间找到精妙平衡。

以直播为非遗注入流量活力

回国三年,太古大漆更将新媒体作为强势传播渠道,为古老非遗技艺注入流量活力。团队通过抖音直播展示漆器制作过程,小红书笔记解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漆面“变色魔法”。

2024年当李子柒制作漆柜的视频爆红后,工厂订单量激增,大量“Z世代”客户通过社交媒体慕名而来。

“酒香也怕巷子深,新媒体让大漆从地方记忆变成全球共享的文化符号。”

漫步在太古大漆的车间,一件件未完成的漆艺作品在工匠们手下以质焕发新生——螺钿镶嵌的星辰仿若与星云共舞,这种跨越文明的美学实验,映射着程千帆对漆艺国际化的思考。

太古办公区和车间相连

“日本把莳绘做成了国家名片,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的使命是让全世界知道,古老的漆艺起源于中国。”

国际订单的增多,让程千帆对归国投身漆艺的选择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待完成的漆手镯

欧洲客户定制的大漆相框,要求保留螺钿与大漆融合时自然摩擦的痕迹;北美藏家痴迷于蛋壳镶嵌的“破碎感”,将其视为后现代艺术的东方注解。

欧洲客户定制的相框

更令人意外的是,团队研发的“可盘玩漆器手串”在海外社交媒体走红——随着佩戴者体温与汗液的浸润,漆色会逐渐氧化出独一无二的包浆。“这恰好契合了西方人对‘有机艺术’的追求。”

现阶段,程千帆和团队正着手搭建“大漆未来馆”,以“未来馆”和“新生馆”的思路,构建更开放的对话场域。

大漆盖碗茶器

一层“生活剧场”用宜家式场景展示漆器与现代家居的融合;二层以交互装置呈现漆艺千年流变,并定期举办国际漆艺沙龙,邀请嘉宾与福州匠人共话漆作。

太古临时展厅

“漆不该有地域界限,它本就是人类共通的艺术语言。”

左图:程千帆接受采访 右图:旧时光漆杯

采访结束时,程千帆向我们展示了他设计的一款堆砌起皱的漆杯,它是用大漆混合一些石子、蛋壳形成的独特肌理。

“看起来粗犷,有些马上要喷发的感觉。但它本质上依然是一件大漆作品,只是每个时代都在为它增添新的层次,这才是传承真正的样子。”

暮色中的闽江泛起粼粼波光,如同大漆表面那层永远在呼吸的膜。传统与当代、本土与世界的对话,正随着漆液的流动,悄然生长出无限可能。

来源:闽声文化

相关文章

2025-04-15 16:38:00
2025-04-14 08:10:00
2025-04-13 12:59:00
2025-04-10 16:54:00
2025-04-09 23:03:00